战,王师奸敌上万,擒获五千。

之后又闻说贼兵夹击滁州,五皇子急调戴尧臣率领轻骑一万人赶往滁州救援。随后留下龚易图镇守镇江,自己亲率三万人马从镇江出发,乘水师大船沿长江向西前往江宁,于江宁附近的燕子矶登陆,于幕府山下扎寨安营。

另一边,却说正值王师曾、严辰二人领兵一万五南下攻占全椒城之际,便忽闻北面滁州受到两路贼兵的围攻。彼时滁州惟有余九谷率领一万不到的人马驻守,王严二人闻讯放心不下,虽然和州战事在即,然王师曾仍是命严辰先行率领五千骑兵北上援救滁州。此番两路贼兵共计两万余人一道围攻滁州城,余九谷自知己方留于滁州的兵力有限,然滁州不容有失,否则之前王师一番攻下滁州的心血并牺牲便也尽皆白费。遂此番余九谷惟命将士关闭城门,坚守不出,并不贸然与攻城贼兵应战。一旦贼兵试图以云梯逾墙而入,城上官兵便以矢石抗击,打退贼兵攻势。如此坚守了三日,守城官兵损失一百余人,而攻城贼兵丧命者达千人以上,仍难动滁州分毫。之后戴尧臣并了严辰分别领兵前来滁州增援,两厢夹击,余九谷亦率兵出城迎战,此番大败城下贼兵,突围贼兵惟剩三千不到,一并逃往滁州东北面的六安。

而王师曾率领八千人马赶至和州之时,此番和州贼兵闻罢其余几城之败绩,已是无心再与王师相抗,遂率领手下副将出城投降。王师不费吹灰之力收复和州,随即又东渡长江,收复和州东岸的采石矶,留下镇守和州的人马后,举兵东进,前往秣陵关。至此,王师对于江宁城西面并了北面据点的收复与包围亦已全部完成。

且说马文梦闻罢此番不过一月有余,己方已丧失了镇江、六合、瓜埠、滁州、全椒、和州、采石矶等数处紧要城池,江宁外围一半的要塞屏障皆落入官兵之手,登时惊遽无措、垂首顿足,几欲拔剑自刎。周遭众将见状忙不迭拦住苦劝,那马文梦只道是如今既然大势已去,不若先行自行了断,亦可避免落入官兵手中被活剐了。众人正苦劝不迭,便见朱学笃负手步入房中,对马文梦说道:“若是主公现下便缴械自尽,方是大势已去,无力回天;然若是奋力一搏,凭借江宁外围据点并墙垣以抗外敌,我方未必没有获胜之机。”

马文梦闻言只如黑暗骤遇黎明那般,顿时眼神一亮,随即收起手中之剑问道:“此言何意,先生可否详述一番?”

朱学笃答曰:“可知江宁城所在坐山环水,自古便是易守难攻之地。如今我们虽丧失西面与北面外围屏障,然江宁西面北面两面临江,我们尚可据江而守,官兵虽封锁江宁上游水路,然若欲从该处攻城,却是难上加难。而如今我方尚且固守东面与南面两处要塞,官兵攻城则必取该处。此二处乃是据山而守,易守难攻,对我们却是更为有利。此番主公需有那‘城在我在,城亡我亡’之气魄,方能鼓舞众将士死守到底。而钟山第三峰既为守城之壁垒,此番在下将亲自领兵驻守该处,在下愿立军令状,若无法凭此一役围杀五王爷,在下愿凭主公处置。”

那马文梦一听此言大感意外,不禁乐得眉开眼笑,惊道:“此番先生竟有如此良策,竟能直取稌麟性命?!”

马文梦摇首对曰:“五王爷乃角宿临世,得武曲庇佑,欲取之性命谈何容易。然如今我方生死存亡只此一役,便是逆天而行,在下亦少不得搏上一搏。”

马文梦闻言亦是安下心来,说道:“先生何出此言,无需立甚军令状。先生算无遗策、足智多谋,有先生助我,定然攻无不克。”

朱学笃未答此言,惟沉默摇首,长叹一声,方开口说道:“此番在下惟领五千人马前往钟山,其余人马皆留于城中,助主公镇守各处城门。若王师攻城,主公惟令各处将士坚守各处关隘城门即可,便是城周关隘全失,我方亦可凭借墙垣据守些许时日。”

马文梦听罢自是郑重应下,随后朱学笃亦是行礼退下。负手步至屋外,独自登上江宁城墙,今日夜空晴朗,抬头仰望满天星斗,只见正北方向北斗高悬,从杓尾数来第二星正是开阳星,亦称武曲星,彼时仍是明曜荧煌,如何有一丝一毫的黯淡之相?此外亦可目见一旁的辅星开阳增一,亦是熠熠生辉。

☆、第六十九回患难与共生死相依(一)

且说五皇子亲自率领大军从燕子矶登陆,并将大营驻扎于幕府山下,以便攻取江宁城东面的屏障钟山。先行遣了哨马前往钟山各处打探贼兵动向,哨马报曰此番贼兵调集数路大军欲合围王师幕府山大营。彼时长江以北的王师占领六合县不久,闻说幕府山王师大营告急,驻守六合县的张丙炎闻讯急调五千人马向南前往瓜埠渡江南下以解五皇子之围。不料却于瓜埠遭遇几路贼兵的围攻,陷入搦战。瓜埠贼兵更是将渡江之船通共摧毁,令王师一时间难以渡江。而从和州渡江北上的王师曾、严辰这一路官兵则与雨花台的贼兵相抗,雨花台贼兵广掘深壕,坚守不出,王师一时半刻亦是无法重创该处贼兵北上。遂南北两路王师未曾得以及时前往钟山救急,而此番朱学笃则分别调派孝陵卫、淳化镇的两路贼兵围攻幕府山大营,并命其余贼兵分别驻守于钟山三座山峰之上。

此番五皇子为解幕府山大营之围,遣梁鸣谦率领一万人马迎击孝陵卫的贼兵,遣于荫霖率领一万人马迎击淳化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77--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