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经典耽美 > 山里女人的非常情事:搏命红颜 > 第188章 大地震(二)
“你们家还有几个人?”

“看见我们家刘江没有?”

“没有。”

“你们家还有几个人?”

“不知道,现在只有我一个人!”

“看见我们家李锐没有?”

“没有。”

“你们家还有几个人?”

“没有了,我也只有半条命了!”

“看见我们家……没有?”

……

“你们家还有几个人?”

……

“看见我们家……没有?”

……

“你们家还有几个人?”

……

人越来越多,个个都是蓬头垢面,满面灰尘,衣衫褴褛,脸上写满了悲伤、无助和无奈!

到了a县的时候,终于有车了!

军车占多数,其它的是自愿者开的私家车来义务接灾民的,人们争先恐后地往车上爬,武警战士指挥他们有序地上车。

很多人因为一天多时间没有吃喝,爬不上去,武警就把他们拉上去,装满一车开走一车,装满一车再开走一车,车子源源不断地来,灾民也源源不断地来。

等尤小芳他们到体育馆的时候,已经下午7:00了,c县到m城不过七十多公里的路程,以前不到两个小时就能到达,5月13号这一天,他们竟然走了十多个小时!

到体育馆后,自愿者们把他们接进去,给他们发面包、矿泉水、方便面、牛奶、煮熟了的鸡蛋、还有衣服、棉被、毛毯,还有好心人源源不断地把这些东西往进送!

尤小芳终于看见了公用电话,只是每一部电话后面都排了长长的人墙,她也排进了这堵人墙里,这才和童小安联系上。

尤小芳觉得最幸运的一件事是,前几年她只想要一个孩子,她说:

“如果我和别人一样,在女儿四岁的时候生老二,那么现在我的儿子正好在幼儿园读书,那我的一双儿女会一起被埋!

“幼儿园也只有几十个娃娃活了出来,我们那一段全是生的两个,大的都和我女儿差不多大,被埋在了小学,小的都在上幼儿园,被埋在了幼儿园里,他们最惨了,眨眼间两个孩子都没了!

“我还好,我身边总算还有一个!”

说着,尤小芳抱起儿子亲了又亲,接着说:“如果我也像他们一样,两个孩子都没有了……”

她的喉咙已经硬了,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她停住了,硬是不让眼泪掉下来!

过了一会儿,她说道:“如果我的两个孩子都没有了,我肯定不想活了!因为……”她又哽咽了:“活着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

尤小芳匆容不迫地讲述,不时喉咙就硬了,却怎么也不肯让眼泪掉下来!

然而,晚上,躺在地上,躺在郑美莲身边,她却一次又一次从梦中哭醒!

这场地震,像一把烙印,深深地烙在了每一个人的记忆深处!

地震之后的m城一片混乱,完全陷入了无序的状态。

12号下午出租车照样开,只是有少部分趁机乱收费,不过乱收费的后来都受到了处理。

13号以后,街上的车越来越少,出租车、公交车都没有跑了,后来才知道,因为地震对加油站和加气站的破坏,这些车子没有办法加油,也没有办法加气,所以开不动了。

因为没有车跑,交警们不需要值勤,大部份都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去了!

人们都不住在自己的家里,不管是豪宅别院,还是高楼大厦,或是小门小户,小门小户的还能在家里小住,越是拥有豪宅的有钱人越不敢回家住。

m城所有的公园里,所有的河堤边,所有的街道两旁,所有的空旷地带,都搭满了各种各样、五颜六色、形态各异、千奇百怪的帐蓬!

体育馆、体育中心人满为患,这里大多是地震后出来的无家可归的灾民,还有部分自愿者。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门面都关着,做生意的人都忙着带着家人躲避余震,只有少数的副食店和饭店开着。

那些饭店有很多都是免费为大家提供食物。

学校、工厂全部停课停工,因为建筑物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没有人敢在摇摇欲坠的房子里上课或上班!

在一阵阵的余震中,最怕、最警觉、跑得最快的,总是从c县逃出来的人!

每一次余震,稍一晃动,尤小芳总是第一个抱着孩子从帐蓬里冲出来,一直冲到街道中间,远离四周的高层建筑!

而且一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每次跑出来,她都一定没有穿鞋!

跑出来以后,她久久都不回帐蓬去,她实在是吓怕了!

于明浩多年以来对党的一点不满这时已荡然无存,他说:

“说句实话,这么多年了,以前只是听别人说党好党好,报纸上、电视里,天天都是这些赞美之词。

“但是我认为新闻里说的没有几句话是真的,因为我自己就是党员,我对我自己的表现都没有满意过,我看到那些还不如我的人照样当官当得飞黄腾达,我的心里一直很怀疑,很不信任。

“这一次,我是亲眼见到了党的好,我也相信,如果不是这个党执政,我们c县肯定会蒙受更大的损失,经受更大的灾难!

“别的不说,单是十万官兵和百万志愿者短短几天时间内从全国各地涌来,奔赴灾区抗震救灾,这就是一件极其伟大的事情,从地震后党的表现来说,的确做得不错!”

从那年被马启明逼得离开干部岗住回到农村后,于明浩一直有满腔的不满情绪,这么多年了


状态提示:第188章 大地震(二)--第4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