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总管有点略鸡冻。具体表现在一向放荡不羁以魏晋fēng_liú狂士为榜样的总管今天特地穿了一身特别正式特别隆重的衣裳,还一大早就吩咐底下做事的人将书肆里里外外地打扫了一遍,拜托,总共就那么点地方,前天还进行了一次大扫除总管大人你难道忘了吗?!

众人心想着总管估计是要迎客,最小的伙计嘴巴甜,也不怕被骂,凑上去问:“总管,今儿个是有哪位贵客上门吗?”

“就你机灵,不过你确实说中了,等会确实有贵客上门,手脚麻利点。说不定咱这小书肆还能得贵人助,一跃翻身。”

“不知道是哪位名士上门?”那位名士有着能耐啊,读书人不都是不屑于商贾为伍的吗?

“不是什么名士!而是……”还没总管说完,就见他眼睛一亮,赶忙就往外迎去。众人也跟随前去,这才知道总管所说的贵客不是什么fēng_liú名士,而是自家小郎君,慧名远扬的虞九郎。

他在商贾之流的眼里,比起才名,更甚的是他“金娃娃”的盛名。

虞小九来的时候是巳时,正应该是书肆人最多的时候,可是店里却是门可罗雀,只有一两位客人在翻阅书籍,兴致缺缺的模样。

虞家的书肆是虞父的祖父迁居洛阳后开设的第一家店,赖以营生,除了在祖父经营时期书肆的生意尚可外,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勉强不倒贴。虞氏商行靠西域商路发家,虽然方方面面涉及,但是目前主营产业除了商路外,还有布行、珠宝行、乐器行、没事还投资点房地产,以及在大唐已经普及的各式韶车和兔儿灯产业,凭借着巨大的财力支持,后两者的分店已经在大唐遍地开花,成为虞氏商行的摇钱树和招牌。

而在这些大蛋糕下,还有一些小点心,文渊斋便是这些小产业中的小产业,虽说是书肆,平日主营的也是文房四宝等文具,以及一些传奇。毕竟书籍在这个时代被视为财富,除非意外,没有谁会舍得拿出来卖,当然印刷的难度也是书籍稀少的原因。

关于这一天,后世的史书上是这样记载的:

“大唐开元十五年,开国县男虞韶九,东都人士,造铅活字,为活版印刷。其法用铅等金属刻字,薄如钱唇,每子为一印,以笔画形近排列,用时则转轮拣字排版印刷。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虞氏大仁,以其法奏报朝廷,惠万民。圣甚喜,敕,广推铅活字印刷于世。是以开元年间印书上万卷,天下名士,广著书籍,流传于世,百家争鸣重现,时乃文明之盛世也。”

后世如何评价,虞韶九不知道。他眼前正面临着的大事是:圣旨第二次到了虞宅。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戡乱以武,惟治世以文。四海之内,率土之滨,向往儒道之学者众多,而书籍寡也。洛邑虞氏一族仁心仁德,弃私利而顾万民,乃商贾之典范,大唐之良民,广推活字印刷有功,兹特授虞渊为县男,加封虞韶九为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赐绢五百匹,赏银……敕命,玄宗开元十五年九月十五日。”

虞韶九还记得他第一次收到敕令是在小时候,刚刚睡醒,被阿兄抱在怀里懵懵懂懂地接下了黑牛角轴谢恩。后来有些大人见了他就得向他行礼,口称他县男。他问阿兄为什么,阿兄告诉他是因为冉冉发明的韶车很厉害,解决了圣人一直以来的难题,保卫了国家,所以圣人要奖励他。

如今七岁的他已经知道了是因为商行跟朝廷合作,制造了大批的战车和运粮车,这些车在战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导致圣人龙心大悦才下的封赏。

这次封赏的原因虞九郎也清楚。几月前,他将改进印刷之术的事情告知了兄长。(彼时虞樊等人还在塞外)由于系统的教导,虞九郎心知此法的推广对大唐的种种巨大益处,当然还有魅力值的诱惑,于是他决定将活字印刷的方法公之于众。

虞渊却看得更明白,他表示如若想要推广活字印刷之法,最快最好的办法便是将它交给朝廷。虞韶九小脑袋一想,也是,便同意了。因着虞氏车行和朝廷的密切合作,这一发明的呈上很快就引起圣上的重视。后来就顺理成章的,lùn_gōng行赏,虞渊则因为主动上交铅活字印刷术,且在此次推广中表现有功也受到了封赏:文渊斋耗时两月,运用此法,印刷了第一批活字印刷书籍,以助推广。

这第一批书籍便是一开始引发虞小九念头的《西游记》。不过因为时间缘故,这只是其上部,共二十万余字。此书的魅力经过了洛阳府学学子的一致验证,文渊斋一上架,一天内就销售一空。单单卢大吕就买了一百本送人,被书友推荐而来,慢点的人只能看着空空的书架扼腕叹息,继而追着管事问何时有货。而看完的则是纷纷追问下卷。平日里冷冷清清的文渊斋也一举成为东都最受欢迎的书肆,日日爆满,真应了书肆总管的那一句“一跃翻身”。

这是大唐第一本神魔志怪游记,在几个世纪里成为文学经典,且经久不息。其神秘的著作者吴公究竟为何人,是何面貌,也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后来这一题材很快就风靡起来,大唐乡民们的想象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心灵被放飞,简单的说就是脑洞大开,过去情情爱爱的传奇根本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

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大量的游记、精怪、仙魔面世,借着活字印刷这股东风,彻底


状态提示:分卷阅读36--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
http://www.520dus.com/txt/xiazai187638.html